返回

大明嫡皇孙,开局救活太子朱标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93章 开发吕宋,无人理解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朱允熥刚刚收服陈祖义,又消灭了史大威,在南洋诸国引起了极大的震动。

    占城、爪哇、琐里、暹罗、真腊、三佛齐、渤泥、苏门答腊、琉球、苏禄、缅甸各国纷纷上表祝贺。

    朱元璋看着这纷至沓来的贺表,高兴得合不拢嘴,对朱标说道

    允熥是个好样的,给咱长脸了,给大明长脸了,咱几十年都没办成的事,他给办成了。要面子有面子,要里子有里子,真不错。

    朱标心里也十分欣慰。

    朱允熥在吕宋岛上待了一个多月,指挥水师将士在吕宋深山老林里搜捕土着居民,共得男女老幼一万七千余名。全都披着兽皮,打着耳钉,还过着刀耕火种,菇毛饮血的生活,妥妥的原始人。

    吕宋岛地处火山地带,雨量充沛,土地非常肥沃,森林异常繁茂,有乌木、紫檀等许多名贵的物种。

    四面环海,盛产贝、螺、珍珠。

    最诱人的是,吕宋岛地底下藏着很多金矿,如果开采出来,将是一笔巨额财富。

    朱允熥上书朱标,建议将吕宋岛纳入大明版图。

    他建议从内地迁移一万户,到吕宋岛上开荒垦殖,繁衍生息,几十年上百年之后,吕宋岛就变成大明海外行省了。

    中原王朝一向重陆轻海,重内轻外,对殖民海外毫无兴趣。郑和下西洋宣赫一时,但从未想过在海外建立殖民地。

    朱标对朱桢、朱椿说道允熥真是异想天开。″

    朱允熥苦等朱标迁移人口来,等来的却是否定的回复。

    这让他失望极了,他想让朱寿带领三千驻扎在吕宋岛上垦荒种地,扎下根来。

    朱寿为难地说道臣肯定愿意听命,但恐怕将士们不愿意,这里实在太偏远了。琼州己是天涯海角,这里又比琼州偏远了几千里。

    朱允熥道你们自己挖金矿,挖出来的金子归你们自己所有,三年之后,愿意留下的就留下,不愿意留下的就回去。

    朱寿道金矿也不是那么好挖的。不然史大威为什么不挖呢?可见待在这个地方,除了当海盗,没有别的出路。

    朱允熥实在舍不得放弃吕宋岛,说道

    这样好了,你带3000人驻扎在吕宋岛上,粮食由朝廷供应,一切吃穿用度由朝廷供应,三年后将你们轮换回去。

    你们只负责招揽流落在南洋的汉人,并且保护他们,让他们到吕宋岛上来生活。

    头三年,每户给银三两,给粮三石,他们开垦的土地归他们所有,五十年之内,朝廷都不向他们征收任何赋税。

    朱寿听了连连咋舌。

    殿下,这是亏本的买卖,就像一个无底洞,太上皇和陛下会答应吗?

    朱允熥的理想是星辰大海,是要让大明的光芒照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,这注定是一条无人理解无人认同的,孤勇者的路。

    他以不容质疑的语气说道就这样定了。你放心,孤是不会亏待驻岛将士的,到时候,该升官的升官,该奖钱的奖钱。

    话说到这个份上,除了从命之外,还能做什么?

    常昇、孙恪等也力劝不可,但朱允熥坚持己见。

    三天以后,朱允熥带着船队走了。

    留下来的人个个怨声载道。

    朱寿安慰众人,不过是三年的时间,忍一忍就过去了。

    众人纷纷议论纷纷。

    三年哪有那么好忍的?

    就怕三年又三年,一辈子都回不去了。

    凭什么别人都走了,偏偏把我也留下?

    就怕现在答应的事,将来不能算数。

    吵吵嚷嚷乱成了一锅粥,一时间人心浮动。

    朱寿大声喝道都给我闭嘴,这是殿下的旨意,谁敢违抗?

    朱寿的百十个亲兵哗地站了出来,人群顿时鸦雀无声了。

    朱寿的语气这才和缓下来,无奈地说道既然已经留下来了,就尽心竭力把差事办好。

    朱允熥回到琉北镇,继续给朱标上书,力陈往吕宋岛迁移人口的重要性,言之凿凿地说

    不谋万世者,不足以谋一时。不谋全局者,不足以谋一隅。现在我们吃一点苦,却给子孙后代留下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。将来的世界是海洋的世界,谁拥有了海洋就拥有了未来。

    朱标搞不明白这个儿子为什么这么执迷于在海外搞开发,若说大琉球岛,还有一点点价值,吕宋这种化外之地,有什么好稀罕的?

    朱允熥见朱标迟迟没有答复,又接连上了两封书。

    朱标被他惹毛了,严辞拒绝了他。

    朱允熥不屈不挠,继续上书。

    朱标对朱元璋说道他是不是魔怔了?

    朱元璋早就领教到了朱允熥令人咋舌的预见力,说道他既然这么坚持,定然有他坚持的道理,就听他一回吧。

    朱标嗔道哪有什么道理?纯粹就是瞎胡闹。连云贵川,甚至河南湖广都人口严重不足,哪顾得上吕宋?朝廷要花钱不说,关键是没人愿意去。

第93章 开发吕宋,无人理解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